衡陽英博中西醫結合腫瘤醫院介紹:轉移性腦瘤是指身體內其它腫瘤向顱內轉移,引起的腦部或者是神經脊髓的單一或者多發占位性病變,并且發生腦轉移的癌癥都已屬于癌癥晚期了。發生轉移的腦瘤一般生長比較快,而且引起腦組織的反應相對比較嚴重,病程比較短。
腦內轉移瘤的發病年齡高峰為40~60歲男性多于女性。顱內轉移瘤的原發器官男性以肺癌多見,女性以乳腺癌多見,其中肺癌腦轉移發生率為30%~40%。
發生腦腫瘤轉移共有四條途徑:經過血流轉移、經過淋巴轉移、直接侵入、經腦脊液轉移。其中經血流為最多見的途徑,轉移途徑和轉移部位與原發瘤的部位有關。肺癌、乳腺癌、皮膚癌等主要經過血流轉移,癌消化道癌較易經過淋巴轉移。
發生轉移性腫瘤都已屬于癌癥晚期,如果沒有治療,腦轉移瘤患者的生存期僅為一個月。所以發現這些癥狀及早治療,對于減輕痛苦有很大幫助。
>> 轉移性腦瘤癥狀
腦轉移瘤的癥狀往往遲于原發腫瘤,但有的病人在發現原發腫瘤的同時就會出現腦轉移瘤的癥狀,也有部分病人只見到腦轉移瘤局灶癥狀而原發癥狀缺如或不明顯。
顱內血壓升高:頭痛為最常見的癥狀,也是多數病人的早期癥狀,開始為局限性頭痛,多位于病變側,以后發展為彌漫性頭痛。由于腦轉移瘤引起的顱內壓增高發展迅速,頭痛和伴隨的智力改變、腦膜刺激征明顯,而視神經乳頭水腫、顱骨的顱高壓變化不明顯。
癲癇:各種發作形式均可出現,以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和局灶性癲癇多見,見于約40%的病人,多發腦轉移瘤易于發作。早期出現的局灶性癲癇具有定位意義,局灶性癲癇可連續發作,隨病情發展,部分病人表現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。
精神癥狀:見于1/5~2/3病人,特別見于額葉和腦膜彌漫轉移者,可為首發癥狀。
腦膜刺激征:多見于彌漫性腦轉移瘤的病人,尤其是腦膜轉移和室管膜轉移者。有時因轉移灶出血或合并炎癥反應也可出現腦膜刺激征。
其它:全身虛弱及癌性發熱為疾病的晚期表現,見于1/4病人,并很快伴隨意識障礙。
>> 轉移性腦瘤治療方法
治療原則。采用綜合治療,重視一般治療:綜合治療優于單一治療,有助于提高療效,延長生命。重視一般治療,為手術和放療等為主的綜合治療提供條件。根據病程和病情確定是先治療轉移性腦瘤還是原發腫瘤,不同的病癥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定期隨訪原發癌腫的器官及其他器官,觀察原發癌腫和轉移灶的治療情況,并監測新轉移灶。若出現新腦轉移灶,應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1、手術。手術治療轉移性腦瘤是有條件的,例如對化療或者放療不敏感,或病灶太大不適于行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(直徑>3.5cm),并且位于可手術部位的多發轉移性腦瘤。對放療敏感的多發腦轉移瘤中,有危及生命的較大腫瘤,可先切除較大腫瘤,再作放療。與顱內其他病變(如腦膜瘤、膿腫、血腫等)鑒別診斷困難。
2、化療。過去認為化療對腦轉移瘤無效的概念,近來被新的研究成果所動搖?,F在認為下列腦轉移瘤適于化療,特別是與手術或放療聯合應用時:生殖細胞瘤、小細胞肺癌、某些乳腺癌、淋巴瘤和惡性黑色素瘤。常規用藥途徑多無效,需經頸或椎動脈給藥,既可提高療效,又可減少全身毒性反應。常用的藥物有VM26、雙氯已基亞硝脲(BCNU)、順氯氨鉑、阿霉素等。最近,新型的二代烷化劑-咪唑四嗪類衍生物temozolomide(國內商品名為蒂清)用于治療腦轉移瘤,該藥口服后迅速吸收,具有近100%的生物利用度及廣譜的抗腫瘤活性,但療效有待評價。
3、立體定向放射外科。包括伽瑪刀、X線刀、粒子束刀,其中以伽瑪刀應用較多。伽瑪刀在治療腦轉移瘤上有較廣的適應癥,近年來應用放射外科治療腦轉移瘤有增加趨勢,對小的單發腦轉移瘤,甚至有取代外科手術的可能。但是,對體積較大的腦轉移瘤(直徑>3.5cm),伴有明顯占位征或出血者,外科手術仍應首選。伽瑪刀治療腦轉移瘤的局部控制率為80%~90%,平均生存時間為8~11月,對單個腦轉移瘤,其治療效果與手術+全腦放療相似。同手術一樣,伽瑪刀并不能預防顱內出現新的轉移灶,因此有人主張于伽瑪刀術后輔以20~30Gy的全腦放療。
4、組織間近距離治療。作為一種輔助治療,常在病灶無法切除或已接受最大劑量的放療后可考慮使用該療法。通過立體定向的方法或術中直接將放射性物質、化學藥物等植入轉移灶內,使腫瘤內部得到較高的治療濃度,而瘤周的正常組織很少受到影響,從而達到治療目的。
出現轉移性腦瘤患者要知道,手術治療仍是有一定的價值,能使生命延長。所以患者要采取積極的態度,不能放棄希望放棄治療。在治療后也要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健康規律的生活,多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。
References:
[1聊聊顱內轉移瘤的那些事 潘日紅 2009-10-05
[2]轉移性腦瘤 306百科
聲明:圖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與我們聯系刪除。